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世家需要变,才能生存! (第2/2页)
族老还是听从了蒯良的话,道:“把蒯越赶出家族,让天下人都知道,蒯越已不是我们蒯氏一族的子弟了,不管做任何事情,都与我们蒯氏无关!”
“多谢七叔父支持!”
蒯良松了一口气,七叔父支持,那些族老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应,这件事情算是定下来了。
这对蒯越有些残忍,这一刀下去,蒯越就是无根浮萍了,炎黄子孙,都将会落叶归根,没有了根,就是无主孤魂了。
可乱世,根本没有给他们两全其美的办法,他们只能接受这残忍的选择。
“家主,家族之事你来担当,我们这些老家伙,一直都放心,只是……”族老突然道:“明王向来对世家门阀不太友好,哪怕大明皇朝能建立,能一统江山,你是否想过,他会有一天过河拆桥,把我们世家门阀一网打尽?”
“想过!”
蒯良微笑的道:“也担心过,只是七叔父,你还是不够了解咱们这位大王,他针对的从来不是世家门阀,而是天下!”
“天下?”
族老不明白。
“世家传承,其实早已经别他打垮了,他当初能改良蔡伦的造纸术,让造纸术不仅仅在质量上进步,在产量上也进步,纸张越来越多了,学字抄书也越来越容易了,寒门子弟读书也简单多了,但是这都还不是最重要了,最重要的是当年震惊天下的活字印刷术!”
蒯良轻声的道:“这个东西一出来了,所谓世家门阀,不过只是纸老虎,我们能立足天下,靠的是传承,知识的传承,可当知识的传承,已经不再是我们独有的,天下这么多人,比我们世家门阀的子弟聪明的人,数不胜数,到时候寒门读书人横行,我们世家子弟,还有优势吗,靠着世家不能有优势,家族的子弟们,还会死心塌地的为家族效命吗!”
蒯良的话,族老心中何尝不知,当活字印刷术出来了,他就已经预告到了世家门阀的道路,将会越来越窄小。
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世家门阀对牧景敬畏如同虎狼一样,也恨的牙痒痒的,这人,凭借着一己之力,把世家门阀百年传承,直接打断脊梁骨,这是何等的可怕啊。
“咱们蒯家,多年传承,难道要在我们这里,没落吗,如何去见祖宗啊!”族老哀叹的说道。
“天下会变,我们世家也会变!”
蒯良却笑了:“族老无需如此,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方,寒门终究是寒门,活字印刷,造纸术,我们也大受其之受益,所以我在渝都建立族学,我们的子弟在更多的知识熏陶之下,日后还有机会屹立朝堂之上,若有幸运,代代相传,蒯家,传承是不会的倒下去了,而且退一万步来说,即使在权力上失衡了,我们还有其他办法!”
“土地吗?”
族老咬着牙说道:“明国新政,就是革我们的土地,他们狼子野心,何等的嚣张!”
“不是土地,土地保不住的!”蒯良眸光幽幽,道:“七叔父,在明国,士农工商将会被的摧毁,我们蒯家,早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商号,只要商号是能够传承下去了,蒯家不管是在钱财还是在权力上,都不会失衡!”
他早就意识到了明国新政推动之后,会给世家门阀带来了什么样子的后果,所以他早做准备了。
如今明国商道大兴,明国有今日的鼎盛,和商业繁荣有很大的关系,所以他早就已经在这方面布局了。
不然他也不敢给新政当先锋军,一旦他做了先锋军,首先就要立身自正,所以很多兼并的土地,将会被吐出来了。
到时候,蒯家正好低调转型,这是他的策略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九月,在一片混乱之中走过去了,天气开始渐渐转凉了,但是天下的大战却依旧如火如荼。
河北陷入了两线作战,主力被拖在了官渡,他们倒是想要决战,可魏军却在打游击,拖着他们,北面连连被攻破了。
并州方面,周军也败绩连连,幽州燕军已经开始全面占领了整个并州境。
袁绍暴怒,但是却一意孤行。
在这时候,他其实已经反应过来了,但是他也很聪明,知道自己的没有选择了,除非他强行吃掉中原,不然那根本保不住河北。
所以他开始把并州的兵力往官渡上移动。
当然,决战是没有这么容易打响的,毕竟不管是袁绍,刘备,还是曹操,都顾虑一个人,那就是的牧景。
明国疆域和天下诸侯的疆域都是接洽的,他们都不敢轻易的决战,怕牧景在这时候突然出兵打他们老巢。
到时候才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。
不过也等不了多久,他们顶多在等牧景是不是要登基为天子,一旦牧景选择登基,只能收拢兵力,不会选择出兵,他们才彻底放心。
十月,悄无声息的来临了。
渝都城。
天气越来越凉爽了,入冬的时间或许还早点,但是秋高气爽的秋天,也能给人一种凉飕飕的感觉。
距离登基大典,已经没有几天时间了,牧景这些天,都被抓着去量衣服。
登基大典,需要的龙袍,平天冠,腰带,佩戴的饰品……每一样东西,都需要不断的敲定了。
他有些后悔了,干嘛弄这么一个登基大典,把自己搞的吃饭吃不香,睡觉睡不着的样子。
不过到了这一步,也轮不到他后退了,只能硬着头皮,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。
好不容易偷懒了半天。
他躲在了明王宫侧翼的一个司衙之中,这是一个部级别官衙。
明王宫有九层楼,但是容不下这么多官衙了,中枢正衙在明王宫,其他的司部衙都在来的旁侧的一座一座大概三层楼的地方。
这个部级官衙,是农部官衙。
农部,也是大部。
牧景对于农业的看重,是放眼天下诸侯之中,最严谨的一个,对于农业发展,他有自己的一套心思。